碳水化合物與癌症
1 多醣類
結構複雜的碳水化合物(例如澱粉和纖維)與癌症風險呈負相關。這些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包括豆類、全穀類、非澱粉蔬菜(不包括玉米和馬鈴薯)以及水果。多吃這些食物有助於預防癌症,甚至可以減少乳癌風險達到67%
2. 寡糖、單醣
結構簡單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含糖飲料和加工食品)則有好有壞。攝取過多含糖飲料(如汽水和調味果汁)的人罹患前列腺癌的機率可能增加到原來的3倍。同樣,過多攝取加工食品(如披薩、包裝漢堡和三明治)可能使前列腺癌機率增加到2倍。
IGFs 與癌症
IGF-1的過度活躍可能與某些癌症的發展有關。近年的研究發現,IGF-1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尤其是乳癌、攝護腺癌和大腸癌 。
碳水化合物攝取在這一情境中可能扮演著關鍵角色。高血糖狀態可能會刺激IGF-1的產生,進而影響細胞生長和修復。因此,在乳癌治療後,調整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以避免促使癌症復發至關重要 。
IGFs(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在癌症發生的機制:
IGF-1和IGF-2是兩種與癌症相關的生長因子。它們與IGF-1受體(IGF1R)結合,啟動多條信號通路,包括PI3K/Akt、MAPK、JAK/STAT、Src和focal adhesion kinase(FAK),這些通路協同作用,刺激癌細胞的增殖、存活和移轉。 re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signaling in tumorigenesis and drug resistance: a challenge for cancer therapy |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 Full Text (biomedcentral.com)
IGFBPs(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結合蛋白)是一族六種蛋白質,最初被認為僅作為循環中IGF-I和IGF-II的運輸蛋白,但現在已經了解到它們在IGF運輸之外還有許多作用。IGFBPs不僅在內分泌作用中調節IGF,還在細胞外和細胞內區域中調節細胞生長和存活。它們與許多蛋白質相互作用,除了IGF-I和IGF-II之外,還包括其他生長因子、激素和核受體。IGFBPs在轉錄調節、誘導細胞凋亡和DNA損傷修復中發揮作用,指出它們在腫瘤的發展、進展和對治療的抵抗中密切相關。 在癌症發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其機制:IGFBPs的主要功能是阻止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和IGF-2與其主要受體IGF1R結合。這些蛋白質在血液中的作用是將**“自由”(未結合)的IGFs的半衰期延長,而IGFBP結合的IGFs**則更加穩定。
IGFBPs通過IGF依賴性機制和IGF非依賴性機制調節細胞功能:
IGF依賴性機制影響IGF1R信號,包括促進細胞增殖、調節肌肉質量和增加骨質密度。
IGF非依賴性機制不涉及IGF1R信號的改變,但同樣影響細胞生長和存活。
IGFBPs不僅在細胞外部發揮作用,還被內部化到細胞內並進入細胞核。它們通過與許多蛋白質相互作用,包括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和TGF-β受體等細胞表面受體,以及核受體,實現對細胞生長和存活的雙重效應。
IGFBPs通過調節涉及鞘脂代謝的酶,如酸酐和鞘烷-1-磷酸,影響生長抑制性和生長刺激性脂質之間的平衡。這可能是IGFBP-3、IGFBP-5和其他IGFBPs在某些癌症治療中調節細胞死亡和存活之間平衡的關鍵機制。
這些多樣的IGFBPs特性使它們或它們調節的通路成為藥物開發的有吸引力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