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脊背與背俞穴的常用手法


應用經脈理論及背俞穴的治療方式,其方法以針刺方式治療臟腑的疾病:《素問·長刺節論》:治寒熱深專者,刺大藏,迫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藏,藏會,腹中寒熱去而止。除了針刺法外,在《內經》中亦指出背俞穴,可刺可灸,可放血可按壓。在《靈樞·官針》:”一曰輸刺,輸刺者刺諸經榮輸臟腧也。《靈樞·背俞》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素問·刺瘧論》瘧脈滿大.急刺背腧,用中針,旁五卻腧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

此外,按摩、推拿、導引等方式,亦是大量使用在脊背上的治療:《素同·舉痛論》寒氣客于背腧之脈則脈澀,脈澀則血虛,血虛則痛,其輸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在《諸病源候論》亦指出:為斷皮肉骨髓,傷筋脈,皆是卒然致損,故氣血隔絕,不能周榮,所以需善系縛、按摩、導引,令其氣血復也。

對於背俞穴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有毫針、電針、針刺拔罐合用、溫灸、溫敷、拔罐、梅花針、按摩、推拿、挑刺、刺血、拔罐刺血合用、埋線、藥物注射以及貼藥等。一般急性痛症多用毫針配合電針,慢性病症多用溫灸,皮膚病症多用梅花針和拔罐刺血合用,神智性病症多用毫針配合梅花針,藥物注射和埋線療法運用於各類病症。針刺時應謹慎小心,因為背俞穴鄰近內臟重要器官。據古代文獻記載,針刺背俞穴都較淺,均刺3分深左右。現今一般在十二胸椎以上的背俞穴,可斜刺5分~1寸深;在十二胸椎以下的背俞穴,可斜刺11.5寸深,進針的方向是朝脊椎側。

此外,穴位的定位選取,依據內經中的「以痛為輸」、唐代千金藥方之「阿是穴」、與醫學綱目之「天應穴」的應用,即阿是取穴,為臨床治療取穴的主要方法。阿是穴的特性有:

反應病候:在疾病的情況下,人的體表出現阿是穴,它具有反應疾病的性能。肌肉、筋骨、臟腑發生病變,都會在人體相關的部位反應出阿是穴。如:頸椎病,在病變的棘突水準兩側;肩周炎,在肩的周圍;腰椎間盤突出症,在突出椎間盤棘突水準兩側;腰椎橫突症,在腰椎病變的橫突附近;人體某部損傷,在傷的局部;肝病,在肝區;脾大腹脹,在左肋下;腎病,在背部腎區等部位均可出現阿是穴。這些阿是穴是疾病在體表的反應。

反應物的聚結處:阿是穴不但反應疼痛,而且在疼痛的部位,出現條、扁平、圓形、橢圓、條索等形狀反應物;腰椎病,在兩髂骨上緣痛點出現圓狀、橢圓狀反應物;足痛不履地,在足弓內側痛點出現條狀反應物;風濕性關節炎,在膝周圍疼點出現條狀反應物;胃痛,在腹部痛點皮下出現條狀反應物;腸痛,在小腹痛點皮下出現橢圓或條狀反應物等。這些反應物隨病的發展而結聚。具有反應病的輕重和病程長短的性能。臨床觀察:病程越長反應物越大。臨時出現的病症只有痛點而無反應物。凡有反應物的部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

隨病消長:在人體任何部位都、可出現阿是穴。有的不在經,不在穴;有的在經,在穴。平時人體無病不存在阿是穴,只有某部發生病變前提下才會顯示出來的臨時性腧穴,在體表反應出疼痛及反應物。一旦產生阿是穴;在位置上就不會轉移。隨病產生,隨病情變化而變化。如:病輕反應小,病重反應大,病程長反應重,病程短反應輕。治療過程中疾病好轉,阿是穴疼痛緩解;疾病未好轉,阿是穴疼痛無改善;疾病治癒,阿是穴疼痛消失。

主治疾病:阿是穴主治與之相關的疾病。在《內經》就指出以痛為輸,告戒醫者疼痛的點就是穴位。它即能反應疾病,也能治療疾病。《千金方》說: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裏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雲阿是,灸刺皆驗。《玉龍歌》中說:渾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細審詳,有筋有骨須淺刺,灼艾臨時要度量。取阿是穴一般以治療各種局部性痛症為主,還可以治療軀體病、臟腑病以及,任何與之相關的病症。只要診斷正確,手法適當,往往收到立竽見影之功效。如:頸項痛,阿是穴在左側胸鎖乳突肌,在此施撥揉手法,當阿是穴緩解後,頸項痛治癒;岔氣呼吸疼痛,阿是穴在脅肋,施用點撥手法使疼痛、岔氣消失;胃痛,阿是穴在腹有條狀反應物,按摩此部,疼痛消失,反應物軟化,胃痛治癒。

無論使用何種治療方法,對於以脊背區域組織群為標的之治療手段,都是在解決或是刺激這些組織群的不正常狀態、或是其病理狀態,導引其回復到正常狀態的過程。以使經絡的氣血循環得以流暢無阻,讓經脈、絡脈所循行聯通的臟腑、組織器官亦可以恢復正常運作。

背俞功能帶

督脈穴、夾脊穴、足太陽膀胱經脈的循行與經脈上的穴位,都是身體整體性的片面表現。


在實際臨床中,應用脊椎脊突附近的正經之足太陽膀胱經、督脈與經外奇穴華佗夾脊穴,及了解脊柱的形態結構組織、脊髓的位置和脊髓節段與椎骨的關係,與穴位局部組織解剖,可以得到:華佗夾脊穴與背俞穴有一定的聯繫關係。崔承斌在中國針灸上表示:無論是在起源上,其存在天然又密切的聯繫,同時因為臟腑之氣輸注於背部的穴點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夾脊穴與背俞穴臨床都可用阿是取穴法確定其定位,即在背部一定的區域按壓尋找敏感點。因而崔氏提出了背俞功能帶的概念。

崔氏提出按壓尋找敏感點時,對某個病人來說,其穴點是唯一確定的,對眾多的病人來說,同穴位必定因個體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位,其穴點是在一個範圍內變化,而形成夾脊和背俞兩條定位區帶,兩條區帶存在交叉重疊,這兩條區帶聯合就形成一個功能帶,即背俞功能帶。同時崔氏認為背俞功能帶是指位於胸1棘突到骶4棘突下緣之間脊柱旁開2.5寸範圍內的帶狀區域,而非一固定一點的位置,其帶狀區域具有調整臟腑之氣的功能。並指出:呼吸系統疾病在胸35椎兩側出現反應,消化系統疾病在腰骶椎兩側出現反應,膽系疾病常在胸10夾脊穴出現壓痛,肝病常在胸9夾脊穴出現壓痛等。

崔氏提出之背俞功能帶包括督脈、夾脊穴、膀胱經第一二側線。也就是把膀胱經第一二側線、督脈、與華佗夾脊穴的整個覆蓋區,整合成為一個帶狀區域,就是背俞功能帶。背俞功能帶的提出更進一步說明臨床取穴不可固守死穴,而要靈活變通,根據患者實際的反應穴點進行診治。足太陽膀胱經與心腦等臟腑直接發生聯繫,為一身之巨陽、頭背部及諸陽經統率諸陰經會合之處,足太陽膀胱經通過經別的離入出合接納轉輸各經經氣,所以膀胱經被稱為十二經脈的核心。膀胱經的第一側線上分佈有五臟六腑的背俞穴,刺激這些背俞穴能調節臟腑功能,第二側線上分佈有五臟六腑神氣所注的穴位,如魄戶、神堂、志室等。刺激這些穴位能調節五臟六腑的神氣,調理氣機。華佗夾脊穴所處之處是各條經脈、經筋所過之處,也是臟腑之氣輸注、彙聚於體表之處,其具有廣泛的治療作用,在調節臟腑機能方面有獨到之處。刺激華佗夾脊可以鼓舞振奮陽氣。對於涉及多個臟腑及氣血陰陽失調的病症,背俞功能帶可以有效調節五臟六腑功能,振奮人體的陽氣,恢復機體功能活動。

背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背部之處,故當臟腑器官發生病變時就會在相應的背俞穴上表現出一些異常變化,如皮膚色澤變化、形態變化(凹陷、隆起),按之有異物感(結節、條索狀、半球狀)及壓痛,這些異常變化對診斷相應臟腑病證有一定價值。醫生可參考體表反應的部位,推測可能有病的內臟,通過改善體表的病理變化,而達到治療內臟病的目的。王宛彭氏等在臨床觀察到,肺俞部位出現菱形結節時多為急性肺炎,出現條索物時多為慢性支氣管炎,出現扁平或橢圓結節多見於肺結核;胃痛患者在胃俞有壓痛;膽囊炎患者疼痛除放射到肩臂,膽俞也有壓痛;痔瘡患者在大腸俞或附近有痔核點等。劉美娟氏認為,內臟疾病患者在體表特異部位有反射區,如內臟病變相應部位的脊柱兩旁軟組織壓痛、腫脹,出現條索或結節,肌肉痙攣或萎縮,脊柱畸形或棘突偏斜,椎體肥大、壓痛,其部位與督脈穴、夾脊穴、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吻合。

以脊椎為中心,形成的『核心組織群』,其所包含的中樞神經、周圍神經、神經網絡、脊椎、肌肉、韌帶、肌腱、血管網絡、淋巴管網絡、筋膜、與表層的皮膚,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存在著不可分割性,是天然又密切的聯繫。

督脈穴、夾脊穴、足太陽膀胱經脈的循行與經脈上的穴位,都是身體整體性的片面表現。無論是千百年前醫家,還是現代的醫務專業人員,都無法改變其本身;所不同的僅是認識了解的程度上的差異;或是語言解釋的方式不同罷了。背俞功能帶,就是認識表達的各種模式中的一種方式之一而已

督脈與華陀夾脊穴


督脈是人體中心的象徵,督脈就是中脈,其位於人體的中軸線,歷來的醫家也將其重要性類比為天體的子午線。人體的中軸線及其相關臟器如腦、腎的生理特徵,無疑是養生、修煉的理論基礎。由現代的生理解剖之中樞神經、周圍神經及脊椎、肌肉、韌帶、肌腱、筋膜、血管網絡、淋巴管網絡等組織所形成的『核心組織群』,與古典醫學的督脈就是中脈,兩者是相通的。

督脈為奇經八脈之一,其循行路線,起於少腹內,下出於會陰部,向後行於脊柱的內部,上達項後風府迸人腦內,上行巔頂,沿前額下行鼻柱。是循行於脊部椎骨的一條重要經脈,諸陽脈循行均於此交會,故為陽脈之海,統督諸陽。華佗夾脊穴,其位置自第一胸椎以下至第五腰椎力止,每穴從脊椎旁開5分之處。

華佗夾脊穴與督脈,兩者的有著密切的關係:

1.同在背脊,相近相鄰,一脈貫通
督脈與夾脊穴同在背脊處,督脈循行於脊柱內部,華佗夾脊穴位於椎骨棘突下,故為近鄰。夾脊穴夾脊裏督脈,與督相通,故一脈相承。按一般醫學解剖,脊柱內有脊髓、神經、血管,夾脊穴下有脊神經後支及伴行的動脈、靜脈叢,二者是主幹與分支的關係,故緊密相連,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以脊髓神經為樞。通過脊神經通往全身各組織器官,發揮其生理功能。這與督脈為陽脈之海,統督諸陽的觀點,是較一致的。由於二者在部位、循行、功能方面密切聯系,因此在發病、治斷、治療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治療都可用節段劃分

督脈沿脊柱而行,夾脊穴在脊柱旁排列。督脈為陽脈之海,統督諸陽;夾脊穴下的脊神經分佈在人體的一定區域。故在功能上支配一定的區段,在疾病的治疼上有一定的節段性,並有一定的規律性。督脈穴的主治規律:
頭面部穴:主治神志疾患,如癲痛、頭暈、目眩、頭痛、目疾、昏迷、鼻淵、涼風等。
頸部穴:主治項背強急,上肢疾患。
胸背上部穴:主治心肺疾患。
胸背中部穴:主治肝膽、脾胃、大小腸疾患。
腰背部穴:主治腰腎、膀胱、男女科及下肢疾患。

3.在取穴與操作上可相互為用
督脈循行于脊椎正中,夾脊穴在椎棘突下旁0.5寸,相距很近,又同為一源。在生理病理上互為影晌,疾病的治療上有很多相同之處。故在取穴上可互相參考,或同取或單取。例如治療腰椎骨皮增生、腰椎同盤突出症、增生性脊柱炎等椎體病變,應用督脈穴與夾脊穴同取法。督脈穴直接作用椎體病灶,夾脊穴可解除椎體神經的壓迫。兩者相合,標本兼治,相得益彰。督詠穴與夾脊穴配,扶正怯邪作用更明顯,督脈主陽經可補益,夾脊通氣血可瀉實,如治療腎陽虛引起的尿瀦留,取命門補真陽助代化,針夾脊瀉水道以利尿,二者配合,疼效益佳。督脈與夾脊穴手法操作時可用透刺法,可督脈穴透夾脊穴,亦可央脊穴透督脈穴。如命門透夾脊穴治疼陽痿早泄有良效。

從以上的討論,無論是膀胱經、華佗夾脊,都是對稱分佈的。兩者都圍繞督脈,以督脈為中心。而人體的中樞是以督脈及其循行相關的藏器如腦、腎所組成,也就是內經所述的「奇恒之府」為其核心的器官。

古代,認為腦由髓液所構造,是人體的精華。《左傳》僖公28年載,晉文公將與楚成王戰于城濮,「晉侯夢與楚子博,楚子伏己而盬其腦,是以懼。」盬即咀嚼。楚王在夢中咀嚼吸食晉侯的腦髓。《說文》即解釋「腦,頭髓也。」這是人體精華的部位,故緯書《春秋元命苞》:「人精在腦。」;大部分之古典醫書的觀念相似,《素問.脈要精微論篇》:「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腦是精氣會聚之所在。若一個人頭部低垂、兩眼深陷無光,就是精神衰敗之徵兆。《靈樞.决氣》進一步解釋腦髓的形成:「穀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人食五穀經消化所產生最精微的汁液,滲入于骨,使骨骼得以伸展自如,同時滋補腦髓。而且,腦部是全身髓液最多之處,故稱為「海」,《靈樞.海論》:「腦為髓之海。」《素問.五藏生成篇》:「諸髓者皆屬於腦。」即人體所有的精髓皆上注於腦部。

腦液與人體關節運動有關,也與脊液有所連繫。《素問.刺禁論篇》詳盡地列舉人體禁刺部位,「刺脊間,中髓為傴」,「刺膝髕出液,為跛」。顯然可見,髓液的概念不是憑空想像的,而是出於誤傷脊骨或膝髕的實際經驗。腦部的生理又與人的視覺包括眩暈的病理機制相當密切。例如,《靈樞.大惑論》提到病邪若「入于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同時,腦髓亦會下滲而為鼻涕,《素問.解精微論篇》:「泣涕者腦也,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腦滲為涕。」其中部分顯示,腦髓、脊髓與腎精彼此之間形成流動的關係。如《管子.水地》:「腎生腦。」腎藏精,生髓補腦;所以,腎有病變亦導致人體髓液減損。《素問.痿論》:「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腎生骨髓,病熱則骨枯而髓液流失。因房事失度,精液流泄,即導致腦髓下流,《靈樞.五癃津液別》:『五榖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于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于陰股。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于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痠。』其指出瀉精即等同于髓液虧耗。這正是房中術「還精補腦」的理論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述及人六十歲房事已衰,「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上述之腦髓下滲而為鼻涕,所以人年老「涕泣俱出」是房事大衰的表現。

由以上論述顯示,古典醫學經典認為腦髓與腎精之間的流體可以相互轉換,而以循行脊柱為主的督脈是其流通的管道:腦(髓)←→脊骨(督脈)←→腎(精液)。

華佗夾脊


除了十四正經外,在脊背經絡的應用中,最為廣泛的就是華佗夾脊。關於華佗夾脊,其為經外奇穴,其最早亦是記錄於內經裡,為《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剌之從項始數脊椎俠脊,疾按之應手如痛,剌之傍三痏,立已《素問.刺瘧篇》十二瘧者,其發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脈之病也。先其發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不已,刺舌下兩脈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經出血,又刺項已下俠脊者必已。唯對其具體位置,在內經中並無特別論述。

在《後漢書·華佗別傳》中,記錄:有人病腳坐不以行。佗切脈,便使解衣,點背數十處,相去四寸或五寸(分),言灸此各七處,灸則愈即得也。後灸愈,灸處夾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勻如引繩。此為有具體位置說明的最早記錄。在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卷二中,提到:華佗治霍亂已死,上屋喚魂,又以諸治皆至,而猶不差者。捧病人腹臥之,伸臂對以繩度兩頭,肘尖頭依繩下夾脊脊大骨中,去脊各一寸,灸之百壯,不治者,可灸肘椎,以試數百人,皆灸即起坐。佗以此數傳子孫,代代皆密之。在清代廖潤鴻的《針灸集成》,書中:夾脊穴治霍亂轉筋。令病者合面臥,伸兩手著手,以繩橫牽兩肘尖,當脊同繩下,兩旁相去各一寸半,所灸百壯,無不差者,此華佗法夾脊穴,量三椎下近四椎上,從脊骨上兩旁各五分,灸三七壯至七七壯,立瘥神效

以上,可知過去醫者使用華佗夾脊,亦是以刺法、灸法為主作為治療方式。華佗夾脊的名稱,在歷史上的出現是在近代。1955年,承淡安著的《中國針灸學》首先提出了華佗夾脊穴的名稱,自第一胸椎以下至第五腰椎力止,每穴從脊椎旁開5分。於此之後,正式的確立華佗夾脊。在後期的臨床應用中被不斷擴充,華佗夾脊的位置,延伸至頸部與薦椎。

對於華佗夾脊的主治疾病,其主治範圍廣泛:應用胸1~胸3,治療上肢疾患;胸1~胸8治療胸廓及胸腔內臟疾患;胸6~腰5治療腹腔內臟疾患;胸11~腰5治療腰骶疾患;腰2~腰5治療下肢疾患。北京中醫藥大學程凱稱:按揉脊椎兩邊的夾脊穴可調理臟腑。脖子酸了,可以揉一揉,內臟不舒服了,雖然沒法出來拿出來捏一捏,但是可以按摩脊椎兩邊的夾脊穴。對這些穴位進行按揉,就好比是間接給內臟做按摩,能起到養護五臟六腑的作用。

關於華陀夾脊穴的作用機理,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華陀夾脊穴研究與臨床應用",有詳細的討論說明,茲節錄如下:

1.華陀夾脊穴有疏通經絡,調節氣血的作用。華陀夾脊穴與督脈,督脈之別通過經絡聯系密切,督、任、沖三脈一源而三歧,督脈為陽脈之海,任脈為陰脈之海,沖脈為血海,十二經脈之海,五臟六腑之海。帶脈出於第二腰椎,環繞腰部一周,陽維脈交會於風府、啞門,因此針灸華陀夾脊穴有"通經絡,調氣血"的作用。

2.華陀夾脊穴有調節臟腑氣血的作用。足太陽膀胱經為五臟六腑的統領,聯絡經脈,五臟六腑之氣均輸注於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貫脊屬腎絡膀胱,腎為先天之本,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通過經絡聯系密切,華陀夾脊穴與五臟六腑轉輸於背部的背兪穴相鄰,因此針灸華陀夾脊穴有調節五臟六腑氣血的功能。.

3.華陀夾脊穴有舒筋通絡的作用。因華陀夾脊穴與手陽明經筋,足陽明經筋,足太陰經筋,足太陽經筋關係密切。足太陽膀胱經"是主筋所生病者,項,背,腰,尻,膕,踹,腳皆痛"

4.華陀夾脊穴有治神的作用。華陀夾脊穴在經絡上與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循行關係密切,在臟腑上與心、腦、髓、腎關係密切。心藏神,腦為元神之府,又腦為髓海,腎主骨生髓,諸痛瘡傷皆屬於心,故華陀夾脊穴的治神作用具體呈現在醒腦安神,鎮靜止痛兩方面。臨床上用華陀夾脊穴治療神志病,痛症(臟腑病,經絡痛)即是明證。

脊背穴位定位與選取



對於脊背的穴位的實際位置,在《靈樞背俞》:『黃帝問於歧伯曰:願聞五藏之腧,出於背者。歧伯曰: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焦之間,心俞在五焦之間,膈俞在七焦之間,肝俞在九焦之間,脾俞在十一焦之間,腎俞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寫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寫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論述中指出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與腎俞的具體位置,都在膀胱經上。醫者實際尋找選取穴位時,是要按壓患者以確定其實際位置,即用「以痛為腧」為依據。


此法與唐代『阿是穴』之取法相似。


另在《素問繆刺論》說:「疾按之應手如痛,刺之。」


《靈樞五邪》:「邪在肺,則病皮膚痛,,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都有同樣的論述。


「以痛為腧」或是「阿是取穴」與近代美國Dr.Travell肌筋膜激痛點的論述 ,以壓痛點作患處的確認方式,其原理是相通的。

古典經絡理論的意義



古典醫學對經脈、經絡的認識,因為其具有聯繫臟腑和肢體的作用。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織器官,雖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進行著有機的整體活動,使機體的內外上下保持著協調統一,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這種相互聯繫,有機配合主要是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作用實現的。


由於十二經脈及其分支縱橫交錯、入裡出表、通上達下聯繫了臟腑器官,奇經八脈溝通於十二經之間,經筋皮部聯結了肢體筋肉皮膚,從而使人體的各臟腑組織器官有機地聯繫起來,如《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于肢節。」


經絡具有運行氣血,濡養週身,抗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


人體的各個臟腑組織器官均需要氣血的溫養濡潤,才能夠發揮其正常作用。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必須依賴經絡的傳注,才能輸布週身,以溫養濡潤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如營氣之和調于五臟,洒陳于六腑,這就為五臟藏精,六腑傳化的功能活動提供了物質條件。


所以《靈樞本藏》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這就指明了經絡具有運行氣血,調節陰陽和濡養全身的作用。由於經絡能「行血氣而營陰陽」,營氣運行于脈中,衛氣行于脈外,使營衛之氣密佈于週身,加強了機體的防禦能力,起到了抗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故《靈樞本藏》說:「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

衝脈、任脈



靈樞:『衝、任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淡滲皮膚,生毫毛。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月下數脫血,任衝並傷,脈不榮其口唇,故髭須不生。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任,血瀉不複,皮膚內結,唇口不榮,故須亦不生。天宦不脫於血,而任衝不盛,宗筋不強,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須亦不生。』 『帝曰︰少陰之脈獨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注於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斜入 中,伏行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並於少陰,滲三陰,斜入踝,伏行出屬跗,屬下,循跗上,入大指之間,滲諸絡而溫足脛肌肉。故其脈常動,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

衝脈的病侯。衝脈為血海,與婦女月經病證關係最大《靈樞五音五味》:「今婦人之生,有餘于氣,不足于血,以其數脫血也。」


《素問骨空論》:「衝脈為病,逆氣、裡急。」是指氣血不順而見厥氣上逆和胸腹裡急。


《素問骨空論》所說的「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即指氣上逆、大小便不利的衝脈見症。


《脈經》所載:「苦少腹痛,上搶心,有絕孕、遺失溺、脅支滿煩也。」是對衝脈病症的總括。


從交會關係可以看出,衝脈是并足少陰之經行于腹部,而不是《難經二十八難》所說的「并足陽明之經」,與足陽明的關係主要是在「出于氣街」,以及上、下巨虛,為衝脈下部輸穴;還有足太陽的大杼,為衝脈上部輸穴。


衝脈為十二經之海,分佈最廣,上部「滲諸陽,灌諸精」;下部「滲三陰」,「注諸絡」。衝脈之名為「沖(衡)」,即說明其滲灌血氣的作用四通八達,遍及全身。因其作用的重要,故又稱血海和五臟六腑之海。


《靈樞五音五味》還說:「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指出肌膚的熱量和毛髮的生長均與衝脈功能有關。衝脈與任脈的功能發源於腎氣。腎氣的盛衰直接關係衝任。


《靈樞》還指出,男子的不生鬍鬚,是由於「任衝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鬚不生」。從而可以理解衝脈「滲灌皮膚,生毫毛」的全面意義。

足少陽膽經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脇裏,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脇,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脇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俠癭,汗出振寒,瘧,胸脇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髁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膽經本經異常,就表現出的病症:嘴里發苦,好嘆氣,胸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孔有如蒙上一層灰塵的,身體沒有脂潤光澤,小腿外側熱,出現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膽經本經能主治有關「骨」方病症:如頭痛,顳痛,眼睛外眥痛,缺盆(鎖骨上窩)中腫痛,腋下腫,如「馬刀挾癭」等症,自汗出,戰慄發冷,瘧疾乃症狀、胸部脇肋部、大腿及膝部外側以至小腿腓骨下段「絕骨」、外踝前面的疼痛,以及各骨關節都疼痛,小趾及足無名趾運作不靈活順暢。

手少陽三焦經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繫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出頁。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痹。


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三焦經本經異常,就會表現的病症:耳聾,耳鳴,咽峽腫,喉嚨痛。


而三焦經本經能治有關「氣」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自汗出,眼睛外眥痛,面頰腫,耳後,肩部、上臂、肘彎、前臂外側發生的病痛,小指與無名指的不靈活。


其中三焦經與脊背相關的為:三焦經循行過頭、肩頸部,故可處理頭部及肩頸相關的病痛。

手太陽小腸經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

小腸本經有了異常變,表現出的病症:咽喉痛,頷下腫不能回顧,肩部痛得像牽引,上臂痛得像折斷。

小腸本經主治有關「液」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耳聾,眼睛昏黃,面頰腫,頸部、頷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側後邊痛。其中與脊背相關的為:小腸經循行過頭、肩頸,故可處理頭部及肩頸相關的病痛。

足太陽膀胱經



《靈樞.經脈第十》,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是動則病衝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顛疾,頭顖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踹腳皆痛,小指不用。

膀胱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出的病症:頭重痛,眼睛要脫出,後頸項有被牽引感,脊背痛,腰疼痛好像要折斷,股關節不能彎曲,膕窩好像凝結僵硬不得動彈,小腿腓腸肌疼痛像要裂開;出現腳踝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膀胱本經能主治有關「筋」方面所發生的病症:痔,瘧疾,躁狂、癲癇,頭囟後項痛,眼睛色黃,易流淚,鼻塞、多涕或出血,後項、背腰部、骶尾部、膝彎、腓腸肌、腳的疼痛,小腳趾運用不順暢。

督脈



督脈位於人體的脊梁,是奇經八脈的主脈。歷來的醫書、養生著作無不闡述督脈的重要性,例如《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其中的『督』即督脈。緣著督脈行氣是養生家的常法。這裡的「經」無疑是暗示督脈在養生技術的核心位置。又如滑壽(1314-1386)便說:「人身之有任、督,猶天地之有子、午」。任督二脈一前一後居於人體的中軸線,醫家將其類比為天體、地理的子午線,也就是空間上的南北基線。由於宇宙論的類比想像在古典醫學中幾乎是隨處可見,人們往往視為理所當然。數術類比其實涉及一個醫學的重要問題:即身體的中樞區域或控制源頭在哪裡?也就是說,人體的活動能量有一個主要的源頭。相對於天地陰陽之氣運作的子午線,人體也以任督二脈為主導源頭。

督脈即是中脈。《太玄.周》:「植中樞,立督慮也。」督慮也就是中慮、中心思想;為人要樹立一個正確思想即周行順利。《太玄.唫》:「不中不督」,此處的督亦是中的意思。簡言之,督脈之命名取其循行于人體正中、並主統率諸脈,正如王冰(710-805)注《素問.骨空論篇》所說:「以其督領經脈之海也。」督脈之所以能總領諸脈,與其循行人體的部位有關。古典醫學對督脈的循行一共六種,詳略不一;各說雖不盡相同,但基本皆循行人身正中。在《素問.骨空論》,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繫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繫兩目之下中央。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榮。

督脈的循行連繫腦、腎等人身重要的臟器。《難經.二十八難》也以為:「督脈者,起于下極之俞,並于脊裡,上至風府,入于腦。」督脈起始于人體下極之俞穴(長強或會陰內),沿著脊柱之內部,上達風府穴而進入腦部。《難經》對督脈的描述較之《素問》為簡單,但同樣強調督脈沿著脊骨溝通人體下陰與腦部之間的功能。
另外,在楊上善《太素.督脈》的注文:「《九卷》別于畜門,上額循顛,下項脊入骶,絡陰器,入臍中,上入缺盆。」其中,指出督脈起于畜(嗅)門也就是鼻部,應與行氣吐納有關。《靈樞.口問》:「口鼻者,氣之門戶也。」在醫、道的書籍中,對鼻的功能多有論述,如隋蕭吉《五行大義.論配藏府》:《甲乙》應肺者,鼻以空虛納氣,肺亦虛而受氣故也。道家鼻主心者,陽也。《老子經》云:「天以五行氣從鼻入,藏于心。」鼻以空通入息,高象天,故與天通,而氣藏于心也。鼻主氣的出入,故與心肺相應。督脈起於鼻的設想或與呼吸行氣的機制有關。按頭為諸陽之會、背為陽,督脈對人體的陽氣起統率的作用。明人方以智(1611-1671)在《物理小識.人身類》指出:人「始生鼻與命門為小環,漸長而成任督之環。」也是提出把鼻與命門(腎)之間的中軸線路徑視為養生的核心,與《莊子.養生主》的論述相近。

以上之古典醫學指出督脈分佈于腦、脊部位,又與足厥陰肝經交會于巔頂,故其經氣阻滯則可出現頭暈、目眩背強直等症。《素問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難經》作「脊強而厥」,均指此。《靈樞經脈》:「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頭重、高搖,可分為陽虛而清陽不升或陰虛而風陽上擾二類,均與督脈有關。《素問風論》:「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可知風病與督脈關係甚切。外風多由足太陽而及督脈,內風多由足厥陰而及督脈。腦為髓海,「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由髓海空虛致病,亦當調其督脈。《脈經》還指出:「腰背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病,小人風癇疾,」均屬督脈主病。而《素問骨空論》「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則應屬衝脈、任脈所主病。由於督脈與衝任脈相通,故有連帶的關係作用。

脊背的經脈理論與治療應用



在東方醫學的發展史中,對於人體脊背的認識與疾病治療的應用,經歷了相當長歷史的發展過程,而形成《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系統與治療方法。其中對於脊背的內容,有背俞穴、經脈理論與臟腑的整體關係,有具體的說明。

《靈樞·背俞》中載有五臟背俞穴的名稱和位置:黃帝問于歧伯曰、愿聞五藏之腧,出于背者。歧伯曰: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焦之間,心俞在五焦之間,膈俞在七焦之間,肝俞在九焦之間,脾俞在十一焦之間,腎俞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素問·氣府論》挾脊以下至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五藏之腧各五,六府之腧各六,指出背俞穴的大體定位,但並未列出穴名。直到《脈經》才明確了肺俞、腎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腸俞、膀胱俞、膽俞、小腸俞、胃俞等10個背俞穴的名稱和位置。

而在《針灸甲乙經》補充三焦俞、中膂俞、白環俞;在《千金方》中,補充厥朋俞,而臻于完備。到《太平聖惠方》補充了關元俞、氣海俞、督俞,共成56穴,此外還有膈俞、八俞、膏肓俞等。到後期,將臟腑之氣輸注于背部的腧穴統稱背俞穴。

《靈樞·衛氣》:"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說明背俞穴與臟腑之氣的密切聯系。


十四正經與脊背

除了穴位的使用,背部所經過的5條經脈都是陽經,其中督脈的主幹線貫脊行於腰背部中央,總督各條陽經。足太陽膀胱經左右分行於脊柱兩側。在黃帝內經就對於督脈足太陽膀胱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衝脈、任脈等等的經脈理論,明確描述出經脈的循行走向與病候。

後人對於經脈與古典經絡理論的意義 的臨床體會,及脊背穴位定位與選取脊背與背俞穴的常用手法整理出一些論述,如:華佗夾脊背俞功能帶

在脊背部位,其中督脈與華陀夾脊穴的關係,是一體的兩面:相同的一物,不同時期而作不同的表述。






中樞核心組織群 Core Tissues


Dr. Dou Cai 10761146, said that:" If the doctors do not know the meridian, they will make mistakes during medical treatments. As unknowing about the meridians, the doctors will not know the root causes of the diseases, and the mass change of the Yin and Ya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ree-Yin and three-Yang of Shan Han Lung. With twelve meridians, doctors can give the life and death of patients. ”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guideline for the following medical students and doctors in clinical works. To reduce the pains of disease and sickness is a common understanding for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doctors. Their goal is the same. Understanding the meridians of bodies for Chinese medical doctors is the meaning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tissues of nerves, blood vessels, and lymphatic system in the body anatomy for modern medical doctors. Facing the same human bodies, the medical treatments should have the same ideas and theories are connected.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our back tissues basing on the known physiology, anatomy and Chinese meridians. In modern medical words, the “ Core Tissues” is the bridge to connect the ancient medicine and modern medicine. The cores are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of the spinal cord and spinal column.

Core tissues are including: neural networks, blood vessels arteries, veins and capillaries, bones, muscles, tendons, ligaments, skin, fascia, and lymphatic networks lymph nodes and lymphatic vessels. As the normal workings of all organizations, our physical movements of our body will be full of flexibility. The internal deliveries of body fluid of nerves, blood, lymph will be unobstructed.

As the trauma happens inside of CORE TISSUES, the chain reactions will follow. Then the pains come. And the primary diseases appea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CORE TISSUES, the treatment will effective and the methods are repeatable. That is, Ling Shu of Huangdi Neijinghas told 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Meridians decide the lives or deaths, and cure diseases. All Medicare doctors must know the workings of meridians.”

The 14 meridians, HuaTuo Jia Ji, A Shi points , Master Dong’s points,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back functional areas, original point therapy, the physiology and back anatomy are involved for study of the CORE TISSUES.

The keys of the integration are CORE TISSUES.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CORE TISSUES is the way of solutions of pains and diseases of the body.
----------------------------------.

竇材的扁鵲心書,提到『諺云: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蓋經絡不明,無以識病證之根源,究陰陽之傳變。如傷寒三陰三陽,皆有部署,百病十二經脈可定死生。』對於中醫學的學習與臨床治病,是非常重要的指引。治病,解除疾病的痛苦,無論是對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是一致的,其目標是相同的。而明經絡,對現代醫家的意義,就是必須了解人體的組織結構組成與神經網絡、血管網絡、淋巴網絡的分佈走向,即身體各個部位的組織以及彼此相互間的互動運作關係。而實際的治療與所面對的人,對於古代的醫家與現代的醫家,都是一樣的。既然目標是相同的,那麼兩者的理論應該是相通的。

以脊背組織為中心,將中醫與西醫的觀點,由臨床的實證、與已知的身體生理作用,作一個整合,找出兩者的共同核心。即,以解剖生理或是現代普遍的醫學語言,這個『共同核心』,就是以身體的『中樞神經脊椎』為中心的組織架構,以及環繞『中樞神經脊椎』的緊密組織群。

『中樞核心組織群 Core Tissues』,這是一個包含:神經、血管網絡(動靜脈與微血管)、淋巴網絡(淋巴結與淋巴管)、骨骼、肌肉、肌腱、韌帶、皮膚、筋膜等等的組織。這一組織群的運作正常,人體的運作即順暢靈活;『中樞核心組織群』局部的某一個微小的異常損傷 trauma),就會牽連影響身體的某些部位而出現病痛症狀。臨床上的許多原發性疾病,大多數是如此所生成的。明白了其機理,就可以介入治療手法,即時迅速解決病痛。其機理,就是古人在《靈樞·經脈》所言:『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通經脈,也就是當代人所謂的組織的彈性

《靈樞·九針十二原》:『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本文中,探討古人之十四正經、華佗夾脊、阿是穴;近人之董氏奇穴、肌筋膜誘發點治療法、背俞穴功能帶、及原始點療法,結合現代之解剖生理,以闡述 『中樞核心組織群 Core Tissues 的運作機理之重要性,並充分保持身體深層的組織彈性,進而達到知其要 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