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脂肪肝

定義:

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現象,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其臨床表現輕者無症狀,重者病情兇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

病狀: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多樣,輕度脂肪肝的症狀:有的僅有疲乏感,而多數脂肪肝患者較胖,故更難發現輕微的自覺症狀。中重度脂肪肝有類似慢性肝炎的表現,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噁心、嘔吐、體重減輕、肝區或右上腹隱痛等。

脂肪肝的病人多無自覺症狀,或僅有輕度的疲乏、食欲不振、腹脹、噯氣、肝區脹滿等感覺。由於患者轉氨酶常有持續或反復升高,又有肝臟腫大,易誤診為肝炎,應特別注意鑒別。B超CT均有較高的診斷符合率,但確診仍有賴於肝穿活檢。

臨床檢查,75%的患者肝臟輕度腫大,少數病人可出現脾腫大、蜘蛛痣和肝掌。

病因:

正常人的肝內總脂肪量,約占肝重的5%,內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膽固醇及膽固醇脂。脂肪量超過5%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當肝內總脂肪量超過30%時,用B超才能檢查出來,被B超檢查確診為“脂肪肝”。而脂肪肝患者,總脂量可達40%~50%,有些達60%以上,主要是甘油三酯及脂酸,而磷脂、膽固醇及膽固醇脂只少量增加。脂肪肝治癒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

脂肪肝是一種多病因引起的脂肪大肝細胞內異常積累的病理狀態。這種病理狀態是肝臟對各種損傷產生的最常見反應。

脂肪肝的主要病因

脂肪肝多發於以下幾種人:肥胖者、過量飲酒者、高脂飲食者、少動者、慢性肝病患者及中老年內分泌患者。肥胖、過量飲酒、糖尿病是脂肪肝的三大主要病因。

一、大脂滴性脂肪肝的病因有:

①營養性:兒童惡性營養不良症(forashiorkor)胃腸道疾病、胰腺疾病、肥胖、腸道旁路術和長期胃腸外營養等。

②代謝性:糖尿病、半乳糖血症、糖原沉積病、果糖不耐受症、肝豆狀核變性、酪氨酸血症、高脂血症、無β脂蛋白血症、Wolman病、脂膜炎等。

③藥物性:包括乙醇中毒、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肝毒素類藥物。

④病毒感染性:包括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和其他全身性病毒感染性疾病。

⑤隱匿性:在上述病因中尤以糖尿病、肥胖與乙醇性脂肪肝為最多見。糖尿病與肥胖患者肝穿刺病理學檢查約60%~90%可發現不同程度的脂肪肝。

二、小脂滴性脂肪肝的病因有:

急性妊娠脂肪肝、Reye綜合征、四環素性脂肪肝、牙買加嘔吐病、丙戊酸(val- proate)中毒、先天性尿素迴圈酶缺陷、乙醇中毒和膽固醇脂沉積病等,其中尤以妊娠脂肪肝、四環素性脂肪肝及Reye綜合征最常見。

三、脂肪肝的形成常有以下幾類原因。

1. 酒是禍首,長期飲酒,導致酒精中毒,致使肝內脂肪氧化減少,慢性嗜酒者近60%發生脂肪肝,20%~30%最終將發展為肝硬化。

2. 長期攝入高脂飲食或長期大量吃糖、澱粉等碳水化合物,使肝臟脂肪合成過多。

3. 肥胖,缺乏運動,使肝內脂肪輸入過多。

4. 糖尿病。

5. 肝炎。

6.某些藥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