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督脈與華陀夾脊穴


督脈是人體中心的象徵,督脈就是中脈,其位於人體的中軸線,歷來的醫家也將其重要性類比為天體的子午線。人體的中軸線及其相關臟器如腦、腎的生理特徵,無疑是養生、修煉的理論基礎。由現代的生理解剖之中樞神經、周圍神經及脊椎、肌肉、韌帶、肌腱、筋膜、血管網絡、淋巴管網絡等組織所形成的『核心組織群』,與古典醫學的督脈就是中脈,兩者是相通的。

督脈為奇經八脈之一,其循行路線,起於少腹內,下出於會陰部,向後行於脊柱的內部,上達項後風府迸人腦內,上行巔頂,沿前額下行鼻柱。是循行於脊部椎骨的一條重要經脈,諸陽脈循行均於此交會,故為陽脈之海,統督諸陽。華佗夾脊穴,其位置自第一胸椎以下至第五腰椎力止,每穴從脊椎旁開5分之處。

華佗夾脊穴與督脈,兩者的有著密切的關係:

1.同在背脊,相近相鄰,一脈貫通
督脈與夾脊穴同在背脊處,督脈循行於脊柱內部,華佗夾脊穴位於椎骨棘突下,故為近鄰。夾脊穴夾脊裏督脈,與督相通,故一脈相承。按一般醫學解剖,脊柱內有脊髓、神經、血管,夾脊穴下有脊神經後支及伴行的動脈、靜脈叢,二者是主幹與分支的關係,故緊密相連,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以脊髓神經為樞。通過脊神經通往全身各組織器官,發揮其生理功能。這與督脈為陽脈之海,統督諸陽的觀點,是較一致的。由於二者在部位、循行、功能方面密切聯系,因此在發病、治斷、治療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治療都可用節段劃分

督脈沿脊柱而行,夾脊穴在脊柱旁排列。督脈為陽脈之海,統督諸陽;夾脊穴下的脊神經分佈在人體的一定區域。故在功能上支配一定的區段,在疾病的治疼上有一定的節段性,並有一定的規律性。督脈穴的主治規律:
頭面部穴:主治神志疾患,如癲痛、頭暈、目眩、頭痛、目疾、昏迷、鼻淵、涼風等。
頸部穴:主治項背強急,上肢疾患。
胸背上部穴:主治心肺疾患。
胸背中部穴:主治肝膽、脾胃、大小腸疾患。
腰背部穴:主治腰腎、膀胱、男女科及下肢疾患。

3.在取穴與操作上可相互為用
督脈循行于脊椎正中,夾脊穴在椎棘突下旁0.5寸,相距很近,又同為一源。在生理病理上互為影晌,疾病的治療上有很多相同之處。故在取穴上可互相參考,或同取或單取。例如治療腰椎骨皮增生、腰椎同盤突出症、增生性脊柱炎等椎體病變,應用督脈穴與夾脊穴同取法。督脈穴直接作用椎體病灶,夾脊穴可解除椎體神經的壓迫。兩者相合,標本兼治,相得益彰。督詠穴與夾脊穴配,扶正怯邪作用更明顯,督脈主陽經可補益,夾脊通氣血可瀉實,如治療腎陽虛引起的尿瀦留,取命門補真陽助代化,針夾脊瀉水道以利尿,二者配合,疼效益佳。督脈與夾脊穴手法操作時可用透刺法,可督脈穴透夾脊穴,亦可央脊穴透督脈穴。如命門透夾脊穴治疼陽痿早泄有良效。

從以上的討論,無論是膀胱經、華佗夾脊,都是對稱分佈的。兩者都圍繞督脈,以督脈為中心。而人體的中樞是以督脈及其循行相關的藏器如腦、腎所組成,也就是內經所述的「奇恒之府」為其核心的器官。

古代,認為腦由髓液所構造,是人體的精華。《左傳》僖公28年載,晉文公將與楚成王戰于城濮,「晉侯夢與楚子博,楚子伏己而盬其腦,是以懼。」盬即咀嚼。楚王在夢中咀嚼吸食晉侯的腦髓。《說文》即解釋「腦,頭髓也。」這是人體精華的部位,故緯書《春秋元命苞》:「人精在腦。」;大部分之古典醫書的觀念相似,《素問.脈要精微論篇》:「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腦是精氣會聚之所在。若一個人頭部低垂、兩眼深陷無光,就是精神衰敗之徵兆。《靈樞.决氣》進一步解釋腦髓的形成:「穀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人食五穀經消化所產生最精微的汁液,滲入于骨,使骨骼得以伸展自如,同時滋補腦髓。而且,腦部是全身髓液最多之處,故稱為「海」,《靈樞.海論》:「腦為髓之海。」《素問.五藏生成篇》:「諸髓者皆屬於腦。」即人體所有的精髓皆上注於腦部。

腦液與人體關節運動有關,也與脊液有所連繫。《素問.刺禁論篇》詳盡地列舉人體禁刺部位,「刺脊間,中髓為傴」,「刺膝髕出液,為跛」。顯然可見,髓液的概念不是憑空想像的,而是出於誤傷脊骨或膝髕的實際經驗。腦部的生理又與人的視覺包括眩暈的病理機制相當密切。例如,《靈樞.大惑論》提到病邪若「入于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同時,腦髓亦會下滲而為鼻涕,《素問.解精微論篇》:「泣涕者腦也,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腦滲為涕。」其中部分顯示,腦髓、脊髓與腎精彼此之間形成流動的關係。如《管子.水地》:「腎生腦。」腎藏精,生髓補腦;所以,腎有病變亦導致人體髓液減損。《素問.痿論》:「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腎生骨髓,病熱則骨枯而髓液流失。因房事失度,精液流泄,即導致腦髓下流,《靈樞.五癃津液別》:『五榖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于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于陰股。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于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痠。』其指出瀉精即等同于髓液虧耗。這正是房中術「還精補腦」的理論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述及人六十歲房事已衰,「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上述之腦髓下滲而為鼻涕,所以人年老「涕泣俱出」是房事大衰的表現。

由以上論述顯示,古典醫學經典認為腦髓與腎精之間的流體可以相互轉換,而以循行脊柱為主的督脈是其流通的管道:腦(髓)←→脊骨(督脈)←→腎(精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