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脊背的經脈理論與治療應用



在東方醫學的發展史中,對於人體脊背的認識與疾病治療的應用,經歷了相當長歷史的發展過程,而形成《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系統與治療方法。其中對於脊背的內容,有背俞穴、經脈理論與臟腑的整體關係,有具體的說明。

《靈樞·背俞》中載有五臟背俞穴的名稱和位置:黃帝問于歧伯曰、愿聞五藏之腧,出于背者。歧伯曰: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焦之間,心俞在五焦之間,膈俞在七焦之間,肝俞在九焦之間,脾俞在十一焦之間,腎俞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素問·氣府論》挾脊以下至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五藏之腧各五,六府之腧各六,指出背俞穴的大體定位,但並未列出穴名。直到《脈經》才明確了肺俞、腎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腸俞、膀胱俞、膽俞、小腸俞、胃俞等10個背俞穴的名稱和位置。

而在《針灸甲乙經》補充三焦俞、中膂俞、白環俞;在《千金方》中,補充厥朋俞,而臻于完備。到《太平聖惠方》補充了關元俞、氣海俞、督俞,共成56穴,此外還有膈俞、八俞、膏肓俞等。到後期,將臟腑之氣輸注于背部的腧穴統稱背俞穴。

《靈樞·衛氣》:"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說明背俞穴與臟腑之氣的密切聯系。


十四正經與脊背

除了穴位的使用,背部所經過的5條經脈都是陽經,其中督脈的主幹線貫脊行於腰背部中央,總督各條陽經。足太陽膀胱經左右分行於脊柱兩側。在黃帝內經就對於督脈足太陽膀胱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衝脈、任脈等等的經脈理論,明確描述出經脈的循行走向與病候。

後人對於經脈與古典經絡理論的意義 的臨床體會,及脊背穴位定位與選取脊背與背俞穴的常用手法整理出一些論述,如:華佗夾脊背俞功能帶

在脊背部位,其中督脈與華陀夾脊穴的關係,是一體的兩面:相同的一物,不同時期而作不同的表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